有句諺語:「送孩子一條魚是一日無慮;教孩子釣魚則終生受益。」這也就是所謂的
教養之道。
孩子有七種智力
近年來,在智力的研究上有了突破性的發展,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迦德
納(Howard
Gardner)提出了一套「多元智力論」(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簡稱MI理論),粉碎了傳統IQ由單一的、紙筆測驗的作法,認為智力是多元的,至少
有語言、邏輯-數學、空間、身體動覺、音樂、人際、內省等七種智力;每個孩子都
具有這七種能力,有的語言流暢,音樂繪畫也不錯,但做起數學則要他的命,我們應
從他專長的能力著手,設法補救缺失的能力,而不是每天拼命補數學,反覆練習,用
他不好的數學能力去改進他心痛的數學,這樣只會造成孩子對學習的無奈與挫折,不
但事倍功半,而且更讓孩子對數學失去自信心。如果我們能用他專長的繪畫能力或音
樂,切入數學的練習,則能增強補弱,提昇學習樂趣,達成教育效果。
有個孩子語文很差,背書更不行,但對歌仔戲的唱腔是有板有眼,老師就讓他把課文
用歌仔戲的唱法來表現,結果不但獲得滿堂彩,而且也奠定了孩子的學習信心,提昇
了語文能力。事實上,如果給孩子適當的機會表現他的才能,再加以鼓勵和指導,都
能使所有的能力發展到一個充份勝任的水準。
多種能力應統合運用
多元智力的另一個重點是認為:「沒有一種智力是獨立存在的」
,因此,在教育上也特別強調應在生活中統合運用及有效學習。例如:一個孩子在踢
球時,他需要跑、踢和接傳球(身體動覺的智力),要知道球會飛到那裡,調整自己
的位置去接球(語言智力及人際智力)。由此可知,智力是相互作用的,在教育孩子
某項智能時,亦應兼顧其他能力的培養,孩子在玩玩具時(例如積木),可教數學數
積木有多少塊、幾種顏色、什麼形狀(語言);怎麼看圖例堆房屋(空間、身體動
覺),積木倒了能再接再厲完成(內省),會跟別人合作玩(人際)。
如何教導孩子理解及學習多元智力呢?多元智力包括七種智力,也稱為七種聰明,我
們可以用孩子的語彙來講解這個理論,用發問技巧來教孩子如何學習「文字(說話)
、數字、圖畫、身體、音樂(唱歌)、他人(別人)、自己」等七種聰明。首先你要
肯定孩子都是聰明的,而且不止一種聰明,有七種聰明甚至更多。
1.語言的聰明:
問孩子:「你會不會說話?」孩子答會,則告訴他:「你有說話的聰
明。」同樣的,也可以問:「你會不會看書?」「會不會寫字?」
2.數字的聰明:邏輯-數學智慧
「你會不會數數?從1數到10……。」「你做過科學實
驗?」「觀察動物或植物生長……。
3.畫畫的聰明:空間智慧
「你會不會畫畫?」「你閉起眼睛想
想看,從教室到廁所怎麼走?」
4.身體的聰明:身體動覺智慧
「你會不會踢球、跑步……?」「你喜歡玩積木或動手
做東西……?」
5.音樂(唱歌)的聰明:音樂智慧
「你會唱歌嗎?」「你喜歡聽音樂嗎?」
6.交朋友的聰明:人際社交智慧
「你有沒有好朋友?」「你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
……?」
7.自己的聰明:內有智慧
「當你不高興想離開別人時,有沒有一個秘密的基地(例
如:自己的房間),讓你自己在那裡。」「你知道自己什麼最厲害,什麼事情最
差?」
激發孩子多元興趣
以上這七種聰明的問題,主要是要讓孩子有機會瞭解自己的不同聰
明,肯定他們擁有這些聰明。教養孩子傑出的首要之途,是先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自
尊心,並提供孩子激勵或模仿的典範,挑一些孩子喜歡或熟悉的名人的故事,透過錄
音帶、圖書、電視、海報……等,讓孩子認識這些著名人物或英雄。例如:作家(語
言)、科學家(數學邏輯)、畫家(空間)、運動員或演員(身體)、歌手(音樂)
、電視主持人(人際)、宗教家(內省)。
教導孩子多元智慧的另外實際的方法,是利用參觀社區中某些機構,包括:圖書館、
電台(語言)、自然科學博物館、天文台、動物園(邏輯)、藝品社、手工藝廠、運
動場(身體)、公開顧問公司(人際)……等,從這些場合的參觀,可以教孩子更能
體會不同智慧的「實際圖像」,也可激發孩子多元興趣。
自己設計多元智慧遊戲
「當孩子學習有興趣時,效果會更好。」孩子喜歡玩,父母可
以自己設計一些多元智慧的遊戲跟孩子玩。例如:為了發展孩子的圖畫智慧,可以跟
孩子玩圖畫遊戲,例如:找找看屋子裡有那些東西是圓形的?有一種東西是方形、藍
色的?可以玩的是什麼東西?眼睛閉起來,想想看今天老師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指導孩子學習多元智慧要確定每種方法都要適合,循序漸進,不揠苗助長,不求好心
切,從最基本的知能開始(IQ)、讓孩子喜歡(EQ)、指導孩子發現新事物(CQ),
給孩子機會,安排合適的環境、學習的同伴,積極肯定的鼓勵及正確的指導,我深信
孩子會表現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