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朋友邀約去扶輪社聽演講,主講人本身是明星高中輔導老師退休,現在又
四處開貴桑桑的工作坊,聽說在中國生意都做不完,每個月月退俸再加上事業第
二春,堪稱是人生勝利組。我算是結婚多年才決定生小孩,因此在同輩朋友中孩
子還算小,其他社員的孩子大多是中學青少年的年紀。演講後大家和講者餐敘閒
聊,有人問道:「學校老師們真的有學過心理學、輔導學嗎?有一直在職進修
嗎?為什麼我覺得很多學校老師本身情緒管理非常需要加強?」 講者無奈的笑
了笑:「當老師的話,輔導理論當然是必修,在職進修都有規定一年要多少小
時,只是很多都淪為形式,也沒辦法。本來就沒有規定說一定要有修養才能當老
師,就像也沒有規定一定要有修養的才能夠當父母啊。」 我想一下立刻秒懂,
這個問題太好解釋了,那些情緒修養非常差、動不動辱罵甚或揍學生的老師們,
重點只在於你、有、多、熱、愛、這、份、工、作!不可否認,老師的福利不
差,寒暑假、幾乎百分百替代率的月退俸、穩定鐵飯碗,更是一條社會認可、家
長喜愛的路,比如說,我的岳父母都是退休老師,他們早早規劃一兒一女就是要
當老師,認為如果不依照他們的想法成長、不依照著他們規劃的路走,就會一輩
子悲慘,聽老婆說,她那年代師範院校學生的家長們,的確就是以老師為最大
宗。(先說明,本文不是針對那些讓人尊敬、本身富有教育熱忱,選擇教師為志
業的老師們),我相信有很多認真負責的老師們。而其他這些乖乖牌、聽父母規
劃這條路的人、或只貪求優渥穩定薪資的人當中,有多少是真的熱愛教育投身教
職的?不要說太少怕太難聽,真的有到一半嗎?後來到校園中,發現自己志趣不
和,根本對死小孩、賀爾蒙作祟的青少年毫無熱忱耐心的老師中,又有幾個真的
離職的? 在教育圈中比例上極少、極少,因為福利好、因為跳出這個圈子到社
會上根本沒有競爭力,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因為不小心已有了妻小房貸必須養
家、因為這是一條最順遂、不必花心思的直路,直直開往你退休的優渥之路。
那麼那些志趣不合、對孩子毫無耐心愛心,只因為捨不得放下到嘴肥肉,繼續留
在校園的老師呢?你說,他們每天面對自己討厭、毫無興趣的工作,心情會有多
好?情緒會多好?加上又是鐵飯碗,沒有被Fire的危機意識,能多有耐心對待孩
子,尤其是叛逆屁孩?
彤彤曾在台北市唸過公幼一學期,而我們的運氣並不好,遇到的園長老師一看就
是晚娘面孔,彤彤當時回家常常哭,啜泣時說話又糊成一片聽不清楚,最後聽很
久才懂她在說:「我明明很乖很安靜,為什麼要一直受處罰?」原來,那位晚娘
面孔對小孩毫無耐心,幼稚園生便採取連坐法,小組只要有一人吵鬧便全組處罰
不能睡覺、不能下課、不能玩耍等等,幼稚園小孩耶!拜託一點好嗎?我們知道
詳情後,當然二話不說立刻轉學。在校園中,總不乏怒氣沖沖的老師,挑到學
生一點小錯,就可以張嘴大吼、潑婦罵街,將心中對這份工作的厭惡感、無力
感、以及抑鬱波濤洶湧發洩而出,朋友孩子說他們班上個課,老師往往停下來罵
個好幾次,看到A不專心放空罵個五分鐘、B沒寫作業罵個五分鐘、C偷滑手機再
罵個五分鐘,反正現在只要不體罰就不會被告,罵人不痛不癢無所謂,罵完還可
以說:「你以為老師愛花力氣罵你們啊?表現好的話我才懶得管你們!」 因為
是鐵飯碗、又不是自己熱愛的工作、領的錢一樣多,事情都是能推就推,聽老婆
說,她同學懷孕時調學校,等於去新學校當菜鳥,和其他老鳥不熟。產假一回到
學校,發現辦公桌上有份科裡的會議紀錄,把合唱團比賽、導師等沒人要的屎缺
全推到她頭上,明明科裡有老師是靠聲樂專長,甄試時口口聲聲說熱愛合唱團才
考進學校的,趁人兩個月產假這樣搞,真的滿機車的。
因為不是自己熱愛的工作,只是福利優渥的鐵飯碗,各種行事當然以省事、方便
為原則,洪蘭有篇文章《誰創造了「不可燃人」?》裡頭內容就有說道: 「蘇
澳海事學校的學生參加國際衝浪比賽,從四十名國際選手的競爭中拿到金牌,學
校卻不給他記功嘉獎,理由是衝浪不是校方發展運動的項目。校長說衝浪不在教
育部保送體育大學認可的項目之內,而學校發展的運動項目只以教育部規定的為
主,所以不予嘉獎。」 這種狀況比比皆是,我老婆是國中音樂老師,有一年她
好不容易邀約到她的老師,高雄吉他好手林博智老師到國中校園,委屈擔任一節
課360元的社團老師,出過專輯的駐唱吉他手耶,國中小孩會多開心啊,學校還
是老話,吉他不在音樂比賽項目之內,只要顧好能記功嘉獎的合唱團、直笛團等
就好了,吉他社的夢一句話就煙消雲散了。 前陣子,很多朋友轉載這篇陳宛萱
的文章《恐懼的台灣父母,教不出快樂的荷蘭孩子》。 我非常認同文章裡頭的
一些觀點:「為什麼荷蘭小朋友這麼快樂?另一個簡單的事實就是,他們是世界
上最快樂的成人養出來的孩子。」 是的,如果你是熱愛當老師、熱愛當父母才
去當老師、當父母,那當然就會樂在其中,就像有句名言:「找到你熱愛的工
作,你就一輩子不必再工作了!」 而一個快樂的老師、快樂的父母,當然就能
養出快樂的孩子,問題是,有嗎有嗎有嗎?
文章末還提到:「我相信很多台灣人的憂鬱症與精神官能問題就是在長期勉強做
自己不喜歡、無法認同的事情下產生的;事實上,在台灣我們認為長大成人、當
父母的關鍵詞就叫做犧牲,而不是選擇。在荷蘭,你要做的犧牲很少,你做的都
是選擇。而每一個選擇,社會都會給予尊重與支持。光是這一點,就讓人覺得快
樂許多了。」
選個你愛的工作,讓你的上班時快快樂樂,找個你愛的人,讓你下班時快快樂
樂,只有愛自己的人,才能好好生活,只有大人先快樂,才可能帶給孩子快樂。
因為,我們無法給別人,自己身上沒有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