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會分享‧幼教文章分享

 

絕不能錯過孩子的“閱讀飢餓期”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正如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所

說,一個人的精神發展史就是其閱讀史。對於孩子而言,即使他成績平平,但有

良好習慣,將來仍是潛力巨大。而培養閱讀能力,14歲以前是關鍵。讓我們一

起來認識“閱讀飢餓期”。

 

孩子對閱讀的“精神飢餓感”形成於14歲之前,父母是否在小孩5歲以前經常給

孩子講故事,影響著孩子今後閱讀技巧的形成。同時,人在14歲以前的閱讀體

驗,對孩子的成長也是至關重要的。人生以後的歷程,只不過是前面14年所閱讀

的東西的展開。

 

1.“精神飢餓感”更易在中小學階段形成

新疆奎屯八中的一個名叫塞甫丁•哈斯木拜的同學讓朱永新記憶深刻。這個孩子

所在的學校參與了新教育實驗(由朱永新發起的一個民間教育改革行動,旨在幫

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個孩子小學五年級的時

候才開始接觸漢語。朱永新說,但是,從此之後塞甫丁•哈斯木拜就像一個被

餓了很久的孩子,再也丟不下圖書了。他用了三四年的時間讀了幾百本書,在

2012年中央電視台評選出的十大讀書少年中,塞甫丁•哈斯木拜入圍成為其中一

員。

美國著名生理學家瑪莉安•伍爾夫通過研究兒童閱讀時的大腦變化發現,兒童閱

讀是左右大腦兩個區域都一起運行的,而過了這個時期,學習語言的能力開始退

化,我們成年人在閱讀時,往往是只有一個大腦半球在工作。事實上,孩子長

大以後,是用在14歲以前所閱讀的東西、所體驗的東西、所經歷的東西、從書本

當中獲得的基本價值觀,用感恩、慈善、友愛等這些最偉大的觀念和知識在建

設。

 

2.“閱讀與學業從來就是不矛盾的”

一位當了小學生家長的媽媽發現,再美好的計劃都跨不過上學這道坎兒。在孩子

上學之前,這位媽媽一直堅持給孩子讀各種故事,也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閱讀習

慣,但是,自打一上學,孩子閱讀的時間被一點點地擠掉了,又要完成學校的

作業,又要保證孩子睡眠,只能有所取捨。”這位媽媽說。 一項調查表明,

59.2%的學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時間來閱讀課外書籍,甚至有6.2%的學生閱讀時

間為零,只有12.3%的學生花在閱讀方面的時間比較多。

國外大量研究證明,家庭作業越多,孩子可能會越笨。朱永新說,重複的練習是

孩子最討厭的事情,這只能提升孩子掌握知識的熟練程度,但是對孩子智慧的發

展並無作用。

 

依據孩子讀教科書和課外書的情況,朱永新把孩子分成了4種類型:

 

第一種孩子既不愛讀教科書,也不愛讀課外學,這樣的孩子肯定是愚昧無的;

第二種孩子既愛讀教科書又愛讀課外書,這樣的孩子必然發展潛力巨大;

第三種孩子只讀教科書不讀課外書,這樣的孩子可能成績不錯,但是卻沒有什麼

發展潛力;

最後一種孩子是不愛教科書只愛課外書,這種孩子也許成績不理想,但還是有

希望的。

事實也證明,大量的課外閱讀並沒有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朱永新介紹了四川

成都一所私立學校的陳美麗老師班裡的故事。陳老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加入了大

量的閱讀,像《夏洛的網》、《波麗安娜》、《山居歲月》、《中國神話傳說》

、《希臘神話》等。結果,陳老師班裡的成績並沒有因為大量的閱讀而下降,反

而比排在第二名的班級高出三四分,比排在最後一名的班級高出了10分,比年級

平均成績高出了5分。 要讓每個孩子方便地得到最適合他們的圖書。

 

3.閱讀重要,比閱讀更重要的是給孩子讀什麼

童年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確、由粉紅到天藍的彩色階梯,孩子的閱讀也是一個階梯

式的、逐步過渡的過程。朱永新說,在最初的粉紅色的階段,閱讀是以讀、

寫、繪、兒歌、童謠為主,到了三四年級的時候,閱讀則表現為大聲朗讀、複述

故事、默讀等形式,到了再高的年級,就要開展主題的探討了。而不管哪個階

段,讀好書是最重要的。 那麼什麼樣的書適合“閱讀飢餓期”的孩子看呢?以

下我們整理了部分14歲前孩子看的好書,更多書目請關注人生必讀書目指南。

 

而不管哪個階段,讀好書是最重要的。 ....

 

 
‧淺談自閉症
‧淺談注意力不集中及過動症(ADHD)
‧認識「注意力」
‧生活智慧比課本知識管用
‧比分數更重要的事
‧如何有效處理孩子頂嘴
‧孩子聽故事的5大好處
‧絕不能錯過孩子的“閱讀飢餓期”
‧孩子的頭腦淪落為數位機器的奴隸
‧只有大人先快樂,才可能帶給孩子快樂
‧樂在『親子共讀』
‧孩子不是老師的,是你的!
‧斤斤計較的家庭走不出胸懷博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