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會分享‧幼教文章分享

 

孩子的頭腦淪落為數位機器的奴隸

 

 

有一次為了吃晚餐光顧一家餐廳,但是看到那裡發生的事情,不自覺地想嘆氣。

陪同孩子用餐的餐桌上一致的共同點是,那些孩子的手上都握著智慧型手機。

託專注在智慧型手機而不動也不吵鬧的孩子的福,父母能夠較悠閒地享用餐

點。 偶爾在公園或遊戲區看到手握著智慧型手機的孩子身旁,三三五五聊天的

媽媽們的身影。只要手中握著智慧型手機,孩子們變得很安靜,因此希望孩子乖

乖坐在一個地方時,沒有比這更好用的工具了。

大家是否曾想過為什麼孩子只要握著智慧型手機就會變得如此安靜、乖巧呢?

或許媽媽們認為是「專注」的原因,但是實際上比起「專注」的形容,以「支

配」來解釋更為正確。簡單地說,就是孩子的頭腦忘卻自己的職責,變成數位機

器的奴隸而被它任意操控了。

 

如果視線無法暫離數位機器,就要懷疑是爆米花頭腦

使用數位機器時,視、聽覺暴露在強烈的刺激中,因為它不斷地提供了強烈的色

彩和聲響。由於持續強烈的刺激,加上快速轉換的畫面,時時刻刻都提供了新鮮

的看頭,因此視線難以離開。然而就是因為經常暴露在這樣強烈的刺激中,因此

對於刺激強度不夠的遊戲就不會有興趣,而孩子的頭腦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爆

米花頭腦」(Popcorn Brain)。 爆米花頭腦意味著熟悉電視、電腦、智慧型手

機或平板電腦的孩子的頭腦,對於像爆米花一樣瞬間彈出的強烈刺激有反應,但

是卻對單調的日常刺激不會有反應。麻木,變成了追求刺激的頭腦。這名詞被廣

泛使用是在西元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三日,美國CNN新聞報導相關內容開始。

 

當熟悉數位機器的多重任務(Multitasking)後,腦部構造轉向無法適應現實世

界的新聞,帶給觀眾極大的警覺心。爆米花頭腦,隨著時間的過去,尋找更暴

力、更衝動、更即時、更華麗的刺激。對於已經過於暴露在強烈刺激中的孩子來

說,拿著石頭和樹枝玩耍的自然遊戲單調無比;在遊戲區溜滑梯、盪鞦韆也很無

聊;無法體會躲迷藏時為了尋找朋友而辛苦追逐的必要性;且對於躲在某處突然

出現而捉弄他人的戲碼也不會覺得好玩。眼前只要靜靜地坐著用手指觸碰幾下,

比那些更有趣的遊戲猶如洪水般湧出的玩具,有什麼好惋惜的呢?

但是只追求強烈刺激的爆米花頭腦會產生專注力下降、記憶力衰退的副作用。這

對孩子的學習能力造成致命性的傷害。學習是需要靠自己反覆地練習,完全地吸

收而變成自己東西的情況下才能順利形成。但是若變成總是尋找新鮮、華麗刺激

的爆米花頭腦,這樣的學習模式就變得不可能。這是因為依爆米花頭腦的特性,

只會大略看過去,而不可能仔細觀察、完全理解的緣故。 控制情感的能力下

降,也是爆米花頭腦的嚴重問題。當爆米花頭腦得不到強烈刺激時,很快地會感

到厭倦而煩躁不安。

許多父母認為智慧型手機對孩子不好而不想拿給孩子,但是因為孩子吵鬧不休而

不得已拿給孩子的行為中可以理解。因此,絕對不能輕忽這種情況,這是孩子的

頭腦已經漸漸成為爆米花頭腦的證據。

現在很多專家對於漸漸變成爆米花頭腦的孩子表示憂心。單從美國CNN提出預防

爆米花頭腦的方法,就知道它的嚴重程度了。而所謂的預防爆米花頭腦的方法,

大部分是簡單平凡、理所當然的事情。例如,網際網路的使用時間限制在兩小時

內;至少凝視窗外兩分鐘;建立晚上六點到九點是使用網路的自由時間;用打電

話給朋友來代替傳訊息或寫電子郵件等……這些只要稍加注意即能不費力遵守的

簡單規則。

 

無力的前額葉導致假成熟的孩子

俗語說「三歲的習慣延續到八十歲」(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每次聽到這句俗

語,總是忍不住驚嘆祖先的智慧。從很久很久以前口耳相傳的這句俗語,其實已

經經過科學證實,非常符合邏輯的主張。

人的頭腦每個時期各有顯著發達的部位。零到三歲是人類最基本要具備的社會性

和情緒發展形成的時期,那之後是奠定及精緻化的過程。當社會性發展和情緒發

展變得更精緻化時,也漸漸成為我們的習慣,而主要掌管這角色的身體器官是大

腦中的前額葉。 擔任這麼重要角色的前額葉,現在正遭受數位機器盲目的攻擊

而喪失該有的功能。因此,沉迷於數位機器的孩子,表現低社會性、情緒不安、

判斷力低下的假成熟模樣。 有一次一位擔任國中一年級導師的教師抱怨這樣的

事情。「現在國中一年級的孩子看到新的英文單字根本沒有想要把它背起來,

只想拿智慧型手機來翻譯。他們好像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重要的。若上課時老師問

問題,竟然馬上拿出智慧型手機來查詢,然後再回答問題。因此,上課的氣氛非

常非常散漫。」 因此我反問他,若上課時把智慧型手機交給導師來保管怎麼

樣?然而那位導師回答說:「上課時扣留智慧型手機有它的限制,有一次上課時

集中保管的智慧型手機中,其中一個孩子的手機竟然壞掉而賠一個還他。我也沒

有特別動了什麼,可能運氣不好吧。賠償之後,就不太敢再有幫他們保管智慧型

手機的念頭了。」 教師的臉上明顯看出自暴自棄的氣息。但其實那並不是非常

讓人驚訝的事情。被稱為智慧型手機先驅者的iPhone登場的時期,大約就是現在

國中一年級的孩子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也就是說,這樣的現象已經是預料中

的災難。

 

從數位機器中守護前額葉吧!

前額葉在青春期過後才能真正地發展到成人的水準,意思是指青春期前,前額葉

仍然不斷地在發展,因此,直到青春期結束,數位機器都會對孩子的前額葉造成

影響。每次被問到「何時才能允許孩子使用數位機器呢?」的問題時,我都會

這樣回答:「越晚越好。」我的意思是孩子越小,對腦部造成的影響總是越致

命,若可以,就晚一點再接觸。 但是那絕對不是最明智的答案。事實上,孩子

越小當然後遺症越大,但是其他的年齡層也有不一樣的問題。

七歲的孩子正值建立與人妥協、精緻化社會性策略的時期,但若這時期沉迷在數

位機器,這個發展就會受限制。十、十一歲之後,應該要藉著察看人們的眼神和

表情、傾聽話中的意義去發展抽象思考能力,但是數位機器卻阻礙它的形成。到

了青少年時期,腦神經迴路進入最後的精緻化步驟,就是把不用的功能刪除,把

必要的功能更有效率地活化。也就是說,這時期是把不足的地方補足,把錯誤的

地方從結構面上修補的最後機會。若這時期陷入數位機器中,如同進到沒有逃生

出口的死巷一樣。 雖然越晚接觸越好,但並不表示晚開始就能放心。

因為絕對不可忽視數位機器對所有年齡層孩子的腦部造成傷害的事實。無論年齡

和性別,仍需要持續地關心和管制,這是在數位機器肆虐的世界裡,健康守護孩

子頭腦的唯一之路。

 

 

 
‧淺談自閉症
‧淺談注意力不集中及過動症(ADHD)
‧認識「注意力」
‧生活智慧比課本知識管用
‧比分數更重要的事
‧如何有效處理孩子頂嘴
‧孩子聽故事的5大好處
‧絕不能錯過孩子的“閱讀飢餓期”
‧孩子的頭腦淪落為數位機器的奴隸
‧只有大人先快樂,才可能帶給孩子快樂
‧樂在『親子共讀』
‧孩子不是老師的,是你的!
‧斤斤計較的家庭走不出胸懷博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