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導聆音樂廳-整套介紹

欣賞另一位音樂大師*音樂大師的故事‧音樂欣賞-李斯特

從古典音樂到爵士的橋樑 蓋希文

蓋希文讓爵士化身為貴婦 這一位充滿傳奇的音樂大師

(音樂欣賞-F大調鋼琴協奏曲)

蓋希文在美國音樂界似乎是一個傳奇的記憶。美國的音樂歷史不長,長期地被歐洲主流音樂所影響。一直到

二十世紀初,才有明確表現美國國民性格的音樂出現,其先驅者便是蓋希文。他將二十世紀美國大陸流行的

爵士樂手法用在演奏會的音樂中;他結合傳統的歐洲音樂藝術、爵士樂、黑人歌曲等各種型式的音樂,而成

為美國所獨有的音樂。

也許很多人至今仍質疑蓋希文的音樂成就但不可諱言地,他的舞台劇與電影歌曲的創作,已成為大家在爵士

樂或歌曲創作所仿效的標準。故有蓋希文是個(融合爵士與古典的偉大工程師)的一種肯定和地位。

紐約街上的少年

西元1898年,喬治蓋希文出生於美國紐約。當時的紐約已經是有柏油路面

的大都市,來往的人們傳唱著流行歌唱與爵士樂曲,蓋希文從小就是生長

在這種環境之下的典型都市孩子。

 

蓋希文從小就是「調皮鬼」代表,調皮的程度讓所有教過他的老師都受不

了。 他後來也回憶,他還未碰到鋼琴前的那段日子:「音樂從來沒引起

我的興趣,我每天就是和其他玩伴想辦法將大人們弄的緊張兮兮」1910年

全家因經營餐廳生意,爸爸對蓋希文更疏於管教,蓋希文每天和朋友一起

在街上打棒球、嬉鬧,甚至扮起乞丐,討錢去看電影;或者到雜貨店中偷

麵包、水果來吃。誰又知道這個紐約街頭小鬼會成一代音樂大師呢?

 

在沒有收音機與音響的時代,蓋希文的音樂初體驗是街上點唱機

傳來的樂聲,他當場就著了迷。於是有時也會將零用錢投入點唱

機,挑選喜愛的樂曲並跟著節拍搖頭晃腦。當音樂停止後,蓋希

文的音樂天份也隨之發動。

 

學彈鋼琴

某天,終日流連街頭的玩耍的蓋希文遇見了一個擅長音樂的朋

友,那就是有音樂天才之稱的年輕小提琴手—-馬克斯‧羅森

威。蓋希文在學校演奏會聽過馬克斯的演奏後迷上了那旋律,並

且和馬克斯成為朋友。

 

每次聽到馬克斯拉小提琴,蓋希文都很希望能用鋼琴為他伴奏,於是他利用朋友家裡地下室的老鋼琴自學。

靠著努力勤練,原本斷斷續續的單音逐漸連成充滿活力的音階,這就是蓋希文從一個搗蛋鬼蛻變為音樂家的

過程。

 

蓋希文的父母本來為了他的哥哥艾拉學彈琴,而買了一台鋼琴,但沒想到連蓋希文也愛上音樂。就在鋼琴送

到的那天,蓋希文在父母面前有模有樣的彈奏了自創曲,於是父母親也讓他一起學琴,從此他便完全沉迷在

音樂中,再也不跟朋友在街上晃盪。

除了音樂才能之外,蓋希文還擁有企業家的潛質。15歲那年他在俱樂部演奏賺錢,也在大學的定期演奏會

演奏自創的探戈曲,聽眾也十分喜愛他活潑的曲風以及充滿活力的演奏,蓋希文決心成為一名大眾音樂家。

後來他決定從高中輟學,進入音樂出版公司擔任廣告鋼琴手。

 

當時美國的環境很複雜,湧入來自世界各地,懷抱夢想、想找機會賺大錢的人們。比起典雅高貴的古典樂,

這些人更加偏愛能讓人琅琅上口的大眾音樂,因此也產生了許多錄製或發行大眾音樂的公司。紐約的「錫盤

巷」便聚集了許多與大眾音樂相關的發行公司、出版社、作曲家、以及音樂家,每個想成為音樂家的人都一

定會到這裡朝聖。

 

蓋希文也不例外,他決定一邊在錫盤巷學習,一邊朝音樂家的夢想前進,於是接受父親的幫助,進入一家出

版社工作。

 

錫盤巷-「錫盤」是指「錫鍋」的意思。只要踏進這條街,到處都能

聽見鋼琴聲,琴音就好像同時敲響幾個錫鍋一般清脆,因此這條街就被

稱為「錫盤巷」。 

 
蓋希文藉著【試奏師】的工作踏出音樂家的第一步。「試奏師」的工作主
要是將作曲家的作品,演奏給音樂發行公司老闆或樂團指揮試聽,他們會
以試奏師的表演來決定是否要發行或演奏這首樂曲。也就是說,樂曲能否
受歡迎,必須倚賴試奏師的演奏技巧,因此演奏技巧佳的試奏師往往能收
入豐富,而且當時尚未發明收音機及唱片,所以試奏師也具有宣傳樂曲的
功能。 
雖然提著裝滿樂譜的公事包往返各都市並不是件輕鬆的差事,但是也多虧
了這份工作,蓋希文才能了解大眾音樂的形成過程。從事試奏師的工作同
時,他也不忘繼續作曲,雖然屢次遭到拒絕,但最後還是有一家唱片公司
願意購買他的作品,那首曲子就是銷售量突破百萬的熱門歌曲《史瓦尼》
。當時蓋希文只有21歲。 

 

第一首樂曲《史瓦尼》

蓋希文第一首暢銷曲《史瓦尼》的樂譜封面。《史瓦尼》是音樂劇《辛巴

達》的主角辛巴達所演唱的歌曲,當時他正要回到故鄉美國南部的史瓦尼

河邊,是一首歡欣鼓舞的歌曲,此曲使他一舉成名,步入作曲家的行列。

 

不自滿的天才

在《史瓦尼》之後,蓋希文創作的《藍色狂想曲》也大獲成功,人們樂見

美國產生偉大的作曲家,再加上蓋希文成功結合美國傳統爵士樂與古典

樂,因此獲得極高的評價。

蓋希文也因作曲家的身分備受推崇,為獲得財富與名聲。然而因為並非接

受正統音樂教育出身,所以他非常渴望能夠提升自己的音樂知識。

這時,紐約交響樂團的指揮—華爾特‧丹諾施委託蓋希文寫一首協奏曲,

蓋希文也期望自己能夠藉此在古典樂有一番作為,因此他努力鑽研,不僅

研讀音樂理論,也研究音樂史,又經過多次的演奏測試才完成交稿。旁人

對如此認真的蓋希文都覺得不可思議,他們無法理解早已聲名大噪的他,

為何需要如此大費心思。可是蓋希文總是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就這樣誕

生了蓋希文唯一的一首協奏曲《F大調鋼琴協奏曲》。

 

 

《F大調鋼琴協奏曲》被評價為「完美的將爵士樂藝術化」。早在寫曲時,蓋希文就覺得自己一定藉著這首

曲子建立作曲家的地位,因此從頭到尾他都親力親為,獨力完成管弦樂配器的總譜。 這首樂曲的成功也

讓 他踏入有古典樂殿堂 之稱的卡內基音樂廳。

 

登上衛冕者寶座

蓋希文因為前往歐洲演出而深深愛上巴黎的藝術氣息,並且以當時獲得靈感,在1928年發表管弦樂曲【一個

美國人在巴黎】,後來這首樂曲也被改編成音樂劇及電影。除此之外,他留下許多音樂劇傑作。他的音樂劇

藉用古典音樂的技巧,展現不同於過去音樂劇的特色,劇中優美的歌曲緊扣觀眾的心弦,因此他成為全世界

收入最高的作曲家。另外,他的諷刺音樂劇【我為你歌唱】是首齣獲得普立茲獎的音樂劇。

 

然而,莫大的成功並沒有讓蓋希文失去淡泊與誠實的品格,他拒絕毒品與煙酒的誘惑,還在忙碌的生活中抽

空運動維持健康,也培養繪畫的樂趣。

 

歌劇 《波吉與貝絲》

蓋希文的歌劇《 波吉與貝絲 》在各方面都非常特別。首先,他以當時

備受歧視、生活條件最低下的黑人做為主角,劇中人物也都是乞丐、小

偷、癮君子等社會邊緣人。 為了忠實呈現黑人的生活,他甚至短暫遷就

到只有黑人居住的南部小島,也因此將黑人心中的掙扎、對人生的悲觀或

喜悅等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

 

美國之星的殞落

蓋希文同時具有作曲家、鋼琴家、電影配樂作曲家等各種身分。另外,他

為了發行自己的創作,甚至創辦出版社,多頭馬車的工作讓他片刻不得

閒,再加上不懂得拒絕親朋好友的性格,更讓他異常忙碌,從清早忙到深

夜。

有一天,蓋希文跟身邊親友抱怨頭痛,但又沒辦法丟著工作不管,只好服

藥後繼續工作。1937年,他終於在演奏會中昏倒,雖然緊急被送往醫

院,但病況已嚴重到連醫生也回天乏術了。同年7月10日,蓋希文又一次

昏倒在浴室,醫院為他進行腦癌手術,但很遺憾的,隔天便離開了人世,

享年39歲。

 

蓋希文的音樂世界

在蓋希文以前,大部分的古典音樂音樂家都出身歐洲,加上音樂史也以歐洲為發展源頭,所以古典音樂的中

心一直以歐洲為主,然而蓋希文卻不像其他音樂家一樣,懷抱獨尊歐洲古典音樂的想法。

蓋希文相當注意爵士或流行歌曲這類大眾音樂,當他創作歌劇或管弦樂時,也會借用爵士充滿活力的節奏

性。

 

他的努力在《 藍色狂想曲 》成功後,首次獲得回報。樂曲以單簧管猶如滑行般流暢爬升的音階,揭開序

幕,這是一種名為「滑奏法」的爵士演奏技巧,後來甚至被譽為蓋希文的代表音樂而聞名世界。

 

這種嶄新的演奏方式讓聽眾相當驚嘆,這首曲子也將美國音樂推廣至全世界,蓋希文在歐洲古典音樂及美國

黑人音樂之間搭起一道橋梁,成為家喻戶曉的國際級音樂家。

 

蓋希文的代表作品

音樂劇《拉拉露西爾》21歲時寫的音樂喜劇,推出後大受歡迎,演出超過100次,蓋希文也因這部音樂劇打

響知名度。 管弦樂曲《藍色狂想曲》在當時的美國樂界掀起相當大的旋風,蓋希文把爵士樂的樂曲結構提

昇到古典音樂的程度,創造了嶄新的旋律與節奏的結合方式。 管弦樂曲《一個美國人在巴黎》這是一首滿

載蓋希文從巴黎獲得的感動樂曲,這首樂曲後來也改編成音樂劇與電影,都非常受歡迎。

 

管弦樂曲《我抓到了節奏》原本是1930年百老匯劇狂野女郎的插曲,蓋希文將它改編成鋼琴與管弦樂曲,這

首樂曲改編成變奏曲而廣為世人熟知。《F大調鋼琴協奏曲》也是蓋希文唯一的協奏曲作品,被譽為完美調

和爵士與管弦樂的樂曲,當時尚未熟悉管弦樂結構的蓋希文,經過多次改編樂器的編制才完成。他的努力終

於獲得莫大的成果。 

 

蓋希文是確立交響式爵士樂的美國音樂家,他將爵士充滿活力的節奏與古典音樂優雅的旋律完美結合。也許

在曲式的發展技巧和管弦樂法的創作都稍嫌薄弱,他的作品仔細分析也都非結構嚴謹的上乘之作,但是因為

他的作品中多少帶著流行的特質,一旦你聆聽後,似乎會被牢牢地吸引著,這就是蓋希文神奇偉大之處吧!